
疫情中,为了稳定经济,保证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全世界的政府都在给老百姓减税,同时拼命开动印钞机给国家经济注水。现在主流国家都开始有条不紊地注射疫苗,疫情在慢慢控制, 全世界政府又该动脑筋想如何填补之前减税产生的财政窟窿,同时把经济中的水分给抽出来。 谁知道这一次全世界政府的方向居然出奇的一致, 薅有钱人的羊毛!今天Dr NewGen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最近主流国家的政策动向。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大哥的动向, 拜登总统上台后先是签署了1.95万亿的救助法案, 同时又计划在未来的8年中给美国基建升级投入2.25万亿。虽然美国坐拥世界印钞机, 美国的经济泡沫由全世界承担, 但是一下子要投入4.2万亿,就算全世界承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拜登发布他的基建计划之后没多久,美国财长耶伦就发布了17页的税改草案。
其一,取消公司法里允许企业转移利润到海外的相关条款,要求企业(不仅是美国企业, 也包括了在美国的海外企业)的利润更多地留在美国。这个草案其实和前几年针对互联网巨头公司转移利润到免税天堂类似, 后续应该会有更深入的政策,比如和G20一起实施,要求跨国企业必须把在相对应国家产生的利润,留在该国按照本地税率交企业税。
其二,税改草案准备把美国的企业税从21%提高到28%,考虑到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的税率远远低于28%, 美国为了抵制全球企业税率的”逐低竞争”, 准备领头联合亚太经合组织140多个成员国一起推动全球企业最低税率。 拜登总统的想法是把全球企业最低税率设定在21%, 但是考虑到全球的整体情况, 可能设定在12.5%会更容易推进。因为美国税率要提高到28%, 相对于12.5%的全球企业最低税率来说美国的28%的税率肯定是没有竞争力的, 后续到底会如何发展, 我们作为吃瓜群众只要搬好板凳看好戏就可以了。
看完美国大哥,我们来看一下英国的税务走向,英国刚刚在3月份发布了他们的2021财政预算案, 在财政预算案中他们将在2023年4月把他们的企业税率从19%提高到25%。 但是为了保护英国的小型企业, 对于利润低于5万英镑的小型企业他们还可以维持19%的企业税率。 按照英国财长的话来说企业税率的改变其实不影响绝大多数的英国人,只有少部分的大企业才受影响。考虑到在税改之前英国19%的企业税是G20里面最低的, 所以税改后英国企业是不是会萌生出走他国的想法, 同时退欧之后的消费税和关税的提高也影响了英国企业的出口业务,后续应该会有比较动荡的变化。
看了美国和英国,感觉好像和我们在澳洲的华人关系不是特别大,我们主要还是作为一个观众,那么后续的消息应该是关系到了每一个华人。 在4月7日中国财政部发布消息说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相对于其他主流国家,中国可能是唯一没有房产税的, 这个直接导致国内的房产投资者的持有成本为零。前两年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放风说要立法房产税,这次更是财政部直接发声,所以最近1-2年内大概率应该会立法。 同时,这也可能是作为一个风向标,因为房产税和遗产税之前一直是捆绑讨论的,所以大概率房产税落地之后,下一个就是遗产税的问题了。 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如果规划和分配自己的国内资产和澳洲资产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看了美英中三国的情况,最后再来看看我们澳洲。3月25日绿党议员Adam Bandt提交了一个议案, 希望政府针对澳洲本地的高净值人士的全球资产和非澳洲本地人士持有的澳洲资产征收年度的富豪税。 征税对象是净资产(资产减去借贷)超过10亿澳元的富豪, 一看这个消息我马上google了一下澳洲有104位Billionaires, 而NewGen博士万幸不是这104之一,所以不受影响。为什么最后要放一个这样哭笑不得的消息呢, 就是想告诉大家, 澳洲在这场疫情中可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受较大影响的国家之一。 在澳洲的2021财政预算案中, 澳洲税务局不仅没给企业加税, 还降低了公司税率, 到2022财年之后企业营业额低于5000万的企业所得税减少到25%, 后续肯定能够增加澳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首领地的带领下, 澳洲各州都可能逐步取消印花税, 降低了大家买房子的准入门槛。税法的调整很多时候是因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税法是政府用来调整经济走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对于我们普罗大众来说,通过看政府在税法的调整也许更能看清楚一个经济的整体走向。
